2023年9月29日 星期五

推薦信的寫作結構

 OO大學OO學系碩士班招生委員鈞鑒:

第一段說明寫信的人與被推薦者的關係

例:OOO同學曾於大學時期修習個人開授之大學部「OOOO」、  研究所「OOOO」課程,現為個人指導專題學生…...

第二段以具體事實,描述被推薦者的研究潛力或人格特質

例:O生在大四時期即與其他碩士班研究生一同修習「OOOO」,並以英語報告學術文獻,足見潛力。在專題討論過程中……

(舉些真實的例子,若實在想不到合適的例子,就闡述專題成果的品質,以說明你具有研究工作者的潛力與特質。雖然碩士論文只有兩年,但要把論文寫完也不容易,有適合的特質是最好)

第三段總結,基於上述,推薦該生就讀貴所

例:……綜合上述,個人願向貴所推薦O生…....

敬祝    教安

(推薦人署名)

推薦人機構及職銜


其他的良心建議:

1. 如果對書信體不熟悉,建議在寫推薦信草稿前,先找個可靠的教學平台,例如教育部網頁,或者有名有姓的國文老師網頁,複習一下正式書信的"長相"。或是國文課本還在的話裡面應該有(吧?)

2. 推薦信到底重不重要,有人說只要有交就好,別人根本不會看?這個我沒辦法給你確切答案,但我的觀念是:你永遠不知道會出現怎樣的競爭者,哪個細節會在不相上下時,成為你被刷掉或是勝出的關鍵,所以對每份該交的文件,都認真地看待,會比較保險啊!

3. 「不用說全部的真話,但千萬不要說假話」,切記,「每個人都很聰明,是真是假都看得出來,差別只是要不要拆穿而已!」

申請研究所的推薦信流程

 推薦信流程

1. 給我一封email,方便我和你聯絡 (請不要說要用LINE,我們未必這麼熟,且通訊軟體容易洗掉或超過下載期限)

    主旨:研究所推薦信-姓名 

    Email內文應含:

    [1] 推薦學校及系所

    [2] 繳交日期

    [3] 繳交方式 (紙本/線上填寫)

    [4] 修過我的課或擔任過我教學或研究助理的年份、課名或計畫名稱

2. 若我應允幫寫推薦信,請將以下「電子檔」寄到我學校Email信箱:(請注意,是email信箱,用LINE丟過來的一概不收,已經再次提醒你寄email還當沒看見要丟LINE的,這我很難好好推薦呀)

    [1] 自傳或簡歷 

    [2] 歷年成績單

    [3] 專題 (本人指導學生免附) 或修課時的報告

    [4] 推薦函草稿 (用老師的角度思考自己的優點,寫一份草稿,我會以此為本修改,但誇浮或有悖事實的句子,我都會刪除)

以上請用電子檔,勿浪費紙張!

3. 所有檔名請讓我可以識別這是你的文件。意思就是檔名要有你的名字,否則每個人檔名都取一樣,打開還都是你們的電腦螢幕截圖沒有名字,我變成是你的助理要幫你整理檔案,那這樣推薦信的內容當然就不會有細心謹慎之類的假話囉。(我不必寫全部的真話,但不能寫假話~)

4. 推薦函是用老師的信譽在寫,所以質跟量都必須控制,推薦才會有價值。因此,除了找我寫的理由要合理(例如修過課或指導過或共事過…),也請尊重我的個人意願。

改日再整理一篇推薦信草稿的要素。

#紀律與思慮要從學生時代養成習慣

2023年8月31日 星期四

先待產業再投入學術?

看到某報系一篇標題「45歲沒當上助理教授就完了……」然後最後一段的次標題是「先待產業再投入學術沒優勢?學界並非看壞」

我35歲才開始教職,是有點老,去國外postdoc之前在智庫工作4年,在某些人觀點可能是浪費做研究的時間,但重來一次我還是會這樣做。

2012年底(時年29歲),期刊投了3篇在等的時候,我就開始找全職工作,後來paper回來要revise時,或是其他的成果要再整理投稿時,當然是要用假日時間,或是下班後的晚上,當時年輕體力足夠燃燒~

我認為研究生時期適度的兼差,特別是與計畫案有關的工作,或是畢業後暫時離開校園去體驗幾年上班族生活,有以下優點:

1. 擴展社會經驗與網絡:看見各式各樣的人,包括大量以為Assistant Research Fellow就是Research Assistant的人、看著名片問我「助研究員是什麼東西」的某公司高級主管,(所以常練習被對方當助理時的深呼吸~~)。看見不同類型的生存之道,有機會跟以精實著名的單位交流時,親眼看見那種洗鍊的氣勢,在學校很難遇到。

2. 存錢:這個存錢指的是有目標的。要找到教職,國外經歷是重要的加分項,但誰敢說自己申請國科會千里馬計畫一定會過,萬一沒申請到國科會經費,又找不到有薪的國外postdoc機會,工作幾年的積蓄讓自己還是可以成行。另外,要國外老師願意在Lab給你一張桌子,國外學校願意出具簽證所需文件之前,參加國際研討會去認識交流也是必要的,這些需要旅費、請事假的時候,累積的銀彈就很重要啦。

3. 研究主題的思考廣度:學術界很多世界級的大師,都有在業界待過,然後再回來做研究。當然不是說沒有去外面轉一圈就會閉門造車,只是如果一直待在固定的環境,又沒跟外部單位交流,思考被侷限住是很自然的現象。很多idea為什麼人家想得到,不是因為被蘋果🍎打到,是因為在過去的經驗、見聞、經常抱著問題想,才連結出的路徑呀。

#助研究員不是研究助理

#助理教授不是助教

2023年5月6日 星期六

教學標準 vs 論文指導風格

最近跟學生面談時,有同學說:「老師你上課標準很高 (有嗎?),叫我們不要全部的組都報告AHP,怎麼現在又說在職班跟一般生不一樣,在職生可以用AHP。」

那時的對話是:學生以為論文一定要建數學規劃模式,我說這對在職同學來說不實際,你們要全職工作不可能常常埋首數學模式跟coding,選擇架構固定的方法如AHP會比較可行。

在職生跟一般生確實不同取向,在職生是用中文教材,評量方式是期末報告,一般生OR我用原文書,3次大考題目是英文。不同取向之下,兩者要求不同,這始終如一,並沒有變。

教學是把課本上的東西介紹給學生,論文指導是幫助學生「生出課本沒有的東西」。教學不能在OR的課名下,一直在AHP單元打轉;也不能讓10組都報告類似的東西,而且還報告什麼是AHP (那是我前面已經花了2週教的東西,不需要重複宣讀,所以報告的重點要在應用啊~)。如果讓期末報告變成每個同學一再重複相同內容,而我都不控管,那不就失職了。

教學會根據課程的定位,調整廣度跟深度,教學時間有限,以廣度為主。但是論文深度就比較重要了,聚焦主題,擬定不會釀成慘劇的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過程中會磨練寫作的邏輯、回答問題的能力,先有一版,然後一次一次改得更好。

不管在職生或一般生,取向跟標準可以存在彈性,但態度跟過程應該都是踏實的,我是這麼認為。

2023年5月1日 星期一

取法哈佛2.0閱讀筆記(上):研究篇

這是兩位理律律師到哈佛法學院念LLM的日記,雖然與我所學領域不同,但裡面很多研究制度、指導原則、教學方法、甚至如何幫學生銜接職場的討論,都很有參考價值。(我們土博還是可以透過閱讀增加國際視野的~)

因為可以參考的東西太多,所以分上下篇整理。對現階段的我來說,最重要是建立自己的指導風格,雖然很直覺會複製以前自己老師的meeting、comment方式,但無論是領域的進展、學生的志趣,都已與10年前的環境不同,先從這部分開始整理。

首先在整個學院共構部分有:

1. 開學的適應週幫助新生瞭解基本學術規則。

國內目前多是請學生上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看影片認識違規的樣態,不過個人覺得或許該加強一些「後果的提示」。有學生被我問交來的進度是不是抄自經濟部官話時,還很開心笑著跟我說對,這類學生知道自己是抄襲但沒有認知到不妥在哪裡。

2. 超修學分要寫讀書計畫。

這點我非常認同,10+年前研究所課一學期修3門loading剛剛好,畢竟聽課之外要自學軟體、有作業、報告、考試、讀paper、論文進度是從碩一就要開始。就算打定主意兩年後直奔業界,但想畢業就是要經過這些,沒有人會討價還價。現在任職的學校,碩一學生人人都一學期修5門課,但並不是學校要求的畢業門檻高,是因為學生都聽信學長姐說:「趕快修完你第二年就能專心論文」。這是太好修還是學生都那麼厲害呢?那些第二年專心論文的,真的品質跟速度都有比較好嗎?

3. 長論文工作坊與寫作戰鬥營。

這滿有趣的,除了讓研究生在煎熬中有歸屬感之外,也可能有助於提高整體研究品質。但問題在於挪出資源與人力,人家有陣容龐大且可靠的高年級博士生、圖書館的博士級指導員。書中有列出指導員要研究生事先思考的問題,其中我覺得比較特別的是「哪些主要學者或機關對此問題發表過意見,你不同意的部分為何?」這種問法比文獻回顧更貼近生活,或許能提高研究生精進論文的動力吧!

個別老師方面,作者的指導教授F在第一次面談完只說了兩件事:(1)永遠不要等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動筆,寫作是隨時隨地的事;(2)永遠要想what is your theory,不要只停留在整理事實或提問題。作者畢業之前指導教授F到Stanford客座一學期,所以只能email往返論文修改,但每次F教授都回3~4頁的意見,摘要問題幫助聚焦,教導如何讓文章看起來很有趣,以及停在該停的地方。真的是好認真的老師!但話說回來,誰的論文不是大改再改,一改再改,除非你老師是觀世音或是懶得理你。作者也整理了指導老師的選擇標準:名氣、年紀、領域相近程度、願意付出的時間、相處磁場,而這些標準很可能是互相牴觸的(👈對這才是重點)。或許過幾年我要利用暑假再去visiting的時候,或是找合作夥伴的時候,這幾個標準可以再拿出來評估trade-off。

最後作者提到了他體會到的學術研究、期刊編輯與求職的關聯:求證的基本功。我覺得還可以加上:解決問題的基本功、寫作的基本功,不過我們沒辦法強求每個人都有這個領悟。


彭明輝教授論文寫作求生手冊-重點整理

論文寫作的技藝:去蕪存菁,精準表達,以理服人


要說服讀者的/要呈現出的水準

    1. 原創性:改善學術界對問題的認識,有足夠力道將學術界的知識邊界往前推進。

    2. 條理清晰且層次井然。

    3. 可靠的證據與嚴謹的論證。

    4. 前後一致:觀點的前後一致、產出的結果與分析不互相矛盾。

    5. 在某範圍內普遍的適用性。

    6. 發表的價值。

    7. 深度細膩度與完整度。

    8. 對既有文獻和自己的見解有成熟的批判能力。


需要避免的缺點

    1. 語焉不詳使讀者低估原創性內容的價值。

    2. 對科學現狀的瞭解不足 (反映在文獻回顧跟命題)。

    3. 研究方法不適合。

    4. 分析論證不夠力,缺乏邏輯。

    5. 原創性或深度不夠。


各章節的角色與寫法

    1. Introduction

        三大任務

            (1) 介紹本論文的研究主題、背景、在學術與應用上的重要性。

                *從寬廣的視野聚焦到議題。

            (2)介紹學術界過去有關這個問題的研究歷程,既有的觀點理論與方法,扼要評價它們的得失,以及本研究擬突破的部分。

                *變革的理由(既有方法的缺點和這些缺點的癥結)

                *變革的目的(預期的優點/好處及有效範圍)

            (3)扼要敘述本研究採用的觀點,方法與資料庫。

                *要確實優於其他替代性選擇。

                *為什麼這樣的改變可以導致預期的優點。

                *後面數據要能相互驗證,且顯示改善幅度。


2. Literature Review

            (1) 文獻回顧沒做好的影響 (reviewer的第一印象):

                *閉門造車、重蹈覆轍、沒有比較對象而高估自己的價值。

                *如果遺漏許多重要相關文獻 => 見識淺薄。

                *如果雜亂無章 => 沒有自己的系統性理解。

                *流水帳 => 欠缺洞見與批判能力,學術素養膚淺。

            (2) 目的:剖析文獻的得失與不足,凸顯本研究必要性。

            (3) Guides:

                *以既有文獻的不足去構思突破的可能性。

                *彙整大師之間的彼此批判 (都在paper裡)。

                *專業領域的思考通常始於定義問題。

                *借助tutorial paper 與review paper。BUT隨意引註乃大忌!

                *檢視既有文獻不足之處時,應聚焦與本研究的貢獻相關處。

                *文獻回顧質比量重要。


    3. Methodology

            (1) 論證這是在可能的替代方案中已是最佳選擇。

                *讀者能想到的替代方案作者基本上都想到,並在文中說明不選擇的理由,最終選項可能的缺點也提出補救方法,或以合理論證排除讀者疑慮。(釐清=>論證=>坦承缺點或捍衛)

            (2) 方法的選擇與相關理論的背景說明,整理到一目瞭然。

            (3) 勾勒理論與事實,並歸納關鍵結論:重要問題至今依然模糊=>本研究的必要性。

                *既傳承且創新,從理論的高度分析創新的依據或方法上的優勢,而不是只在結果與分析裡出示數據。

            (4) 清楚交代研究過程中的每一個重要決定,包括案例的選擇、資料庫的選擇、情境設計等。

            (5) 敘事結構:平易近人,由寬而窄。

                *寫到讀者可以複製過程檢驗,交代每一個會影響結果的環境因素,但也需維持論文的可讀性,不宜瑣碎,但如果漏掉太多關鍵內容又會讓reviewer懷疑嚴謹程度 =>衡量與拿捏就是反映作者領域功力👈

                *學術論文首要重點是對讀者的思想啟發,不是細節疲勞轟炸, 取捨就是專業能力。

                *次要的敘述放到附錄。

                => 研究方法為何難寫:要兼顧各種不同(甚至矛盾)的目標。

            (6) 將適用範圍限縮在有把握可以嚴密捍衛的場域。


    4. Results

            (1) 描述=>分析=>論證=>闡述。

            (2) 論證過程: 小結論=>中間層次=>最終結論與建議。

                *證據到哪就推到哪。

                *夾敘夾評,闡述各項發現與結果的得失,意義與價值。

                *既有文獻的連結或異同、分析論證,再導向主結論。

            (3) 寫下主張跟結論時應該問自己的三個問題

                *有哪些證據可以用來支持這些主張?

                *結論是否一定是這樣?或是要基於那些假設?

                *是否也有其他的解釋?如果有,為何選這個?

            (4) 主要研究成果與方法之間的緊密呼應關係。

            (5) 將成熟的理論與預料之外的線索分開。

            (6) 隱瞞缺點或過度防衛,會欠缺客觀也暴露學術能力不足。


Others

    1. 從讀者角度出發,對可能的質疑先提供必要的論述與證據。

    2. 引導讀者看見本研究在理論與方法上具有的優點。

    3. 有缺點沒關係,場合對就可以,有時可補充證據。

    4. 先挑幾篇範圍相近的期刊論文check。

    5. Introduction所寫的既有文獻缺失與本研究焦點,是向讀者的承諾=>前後一致。

    6. 一再改寫才能逐漸釐清思緒,摸索出架構及內容的最佳裁減。

    7. Exercise: 讓學生之間提出對彼此論文語意不清或邏輯謬誤處。